光圈是影響畫面最大的要素,所以風景攝影師Christian Hoiberg針對光圈寫了一篇教學文章,非常適合入門者學習,並認識所謂光圈最佳甜蜜點 (Sweet Spot)是什麼?

風景攝影初學者經常詢問「多大的光圈最適合風景攝影?」其實答案並沒有所謂絕對正確的光圈值,而是要根據你所在的環境與構圖,而有所調整。而一般標準的風景攝影(排除掉夜間攝影與微距攝影)理想的光圈值,應該大概坐落於f/7.1到f/13之間。這段光圈理想區間並不是隨口說說,而是經過仔細的運算,所以這個區間可算是鏡頭的甜蜜點。

找到你鏡頭光圈值的甜蜜點

數值越小光圈越大;數值越大光圈越小

 

如果你是一位攝影初學者,並且正在開始學習摸索光圈設定,你可能會覺得有點有點不解,為什麼影響每個鏡頭清晰度的光圈甜蜜點都不太一樣?  補充說明一點,我們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清晰度,指的是前景到後景之間的清晰度;而不是景深的清晰度。也就是整體影像的清晰程度。

一般而言,你的鏡頭最清晰的光圈值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甜蜜點,應該大約坐落在最大光圈值往後2到3檔的位置

舉例來說,我的15-35mm f/4的鏡頭,它的甜蜜點就位於f/8到f/11之間。而如果是14-24mm f/2.8的鏡頭,它的甜蜜點就位於f/5.6的f/8之間。

市面上許多主流的專業鏡頭,最大的光圈不是f/2.8就是f/4。所以你經常會聽到,最理想的光圈甜蜜點是在f/8到f/11之間。但我們依然建議,用往後退2到3檔位的公式,來找出你鏡頭光圈的甜蜜點。當然還是需要你實拍測試以畫質來證明。

我們在拍攝風景攝影時,並沒有所謂正確的光圈,而是需要看你所處的場景與構圖所需,而選出適當的光圈。

什麼時候該用大光圈

光圈越大(光圈數值越小)可以讓焦距以外的背景變得模糊。例如我們用f/2.8的光圈拍一朵花,在焦距內的花是清楚的,但焦距外的背景或前景,將會是柔和與模糊的。

大光圈可以讓焦距外的背景變得模糊

 

另外一種常見的情況,是拍攝夜景時需要大光圈的輔助。因為夜晚沒有足夠的光源,所以你必須要增加ISO,或者將快門變慢,不然就是將光圈全開。

還需要留意一點,你照片中背景的模糊程度,取決於你的對焦物距離你的鏡頭有多近?所使用的是廣角鏡或長焦鏡也一樣會有所影響。

 

什麼時候要用小光圈

小光圈雖然可以對焦到前後景,但也會讓畫質變的有點霧霧的。如果你拍攝的前、後景之間有非常遙遠的距離,可以透過縮小光圈的方法,讓前後景可盡量的清晰。

雖然你可以用f/22這樣的小光圈讓前後景都完成對焦,但是影像的畫質可能會有點霧霧的。所以最常用的解決方法就是用疊焦(Focus Stacking)的方式來克服這個問題。

小光圈可以讓前景與後景都清楚

還有一種情形也會使用到小光圈。就是當太陽被部分遮蔽時,如果你使用f/16到f/22之間的光圈,就會拍出非常漂亮的太陽星芒。

 

風景攝影的最佳光圈

看到這裡,你應該已經瞭解風景攝影的最佳光圈值,取決於你所要呈現的影像構圖,以及你所使用的鏡頭。例如使用f/2.8的大光圈,將會讓影像中較少範圍的部分處於對焦狀態。但是對焦中的畫質,一定會比你用f/22所拍攝的更為清晰銳利。

相反的,如果使用f/22之類的小光圈,雖然可以讓整個場景保持對焦,但是拍出來的畫質會有點霧霧的,好像隔了一層紗一般,不會比用稍大一點的光圈拍攝的那樣的銳利。

所以依照經驗的法則,每顆鏡頭的光圈甜蜜點,也就是可以讓畫面大部分都處於對焦,而且畫質依然維持乾淨清晰,就是要把最大光圈往後退2到3檔的光圈數值。以目前主流的鏡頭來講,大部分的鏡頭光圈甜蜜點,就是約坐落在f/8到f/11之間。

 

來源出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