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niel Laan有很多身分,除了熱愛野外生活之外,他也是一位老師、作家與風景攝影師。 他的風景攝影作品極具戲劇性,經常獲得國際讚譽,這次他特別傳授五種非常受用的風景攝影構圖方法,相信對風景攝影愛好者會有非常大的幫助。

是什麼要素讓構圖變得強而有力呢? 我們來了解一下如何以「少就是多」(Less is more)來讓照片傳達更強烈的訊息,透過以下的方法來減少畫面中多餘的東西。

【技巧1】清理前景

當你的前景距離你很近時(近到鏡頭的最小對焦距離),前景會因為廣角視角的關係,而變得非常明顯。所以還是花一些時間清理一下前景,因為當我們這麼近的時候,即使是枯草或任何一絲亮光,都仿佛拿著巨大的招牌顯示「看過來!!」般的搶戲。

例如,你的前景是一片美麗鮮豔的野花。但周圍的碎石或枯死的植物可能會分散掉對野花的注意力,有時甚至與背景中與山脈互相搶戲。

特別留意前景中被照亮的區塊,尤其剛好有乾枯的植物或碎石,然後判斷是否可以在不損害環境的情況下將其移除。如果不能移除的話,那就只好請出Photoshop大神。

【技巧2】即使沒有水景,也可考慮拍長曝

很多攝影師都瞭解如何利用減光鏡,來拍出水面絲綢般或雲層流動的效果。這些效果都可以讓畫面變得乾淨不少。然而,如果你追求更為極致的簡化效果,樹葉的擺動或許也是你可以留意的地方。透過減光鏡來延長你的拍攝時間,可以讓樹葉的擺動變得模糊而形成背景,藉此來突顯你畫面中真正的主體。

【技巧3】適當的留白

畫家是把東西加進去,攝影師是把東西拿出來。你可以這樣想像,當你的畫面有一半的地方是留白的;代表著另一半的地方,將會獲得多一倍的關注力。

一開始可以先嘗試改變地平線的位置,低角度且高地平線的位置可以創造出強烈、戲劇性的視覺效果;反之如果讓地平線低於你的畫面中心點,會讓你的畫面更有空氣感、寧静與清新。

此外,漸層減光鏡也可以幫助你簡化畫面的上半部,但建議只要以後製的方式來模擬漸變效果即可。但需留意一點,漸層減光特效雖然可以讓畫面上方稍微變暗,但也會增加對比與彩度。所以如果你希望天空變得比較單純一點,可以稍微調對比度以及飽和度。

畫面留白的定義非常的簡單,留白的區域不應該添加任何的細節與主題。可以是全黑;也可以是死白。這個區域本來就是不該被注目的。畫面中留白的空間越多,你的主題就會更被突出。

【技巧4】置中式構圖

就藝術的觀點來看,畫面的中央區塊是最容易傳達訊息的區域,而且構圖也最為直接有力。觀看者很容易的就會看到你要傳達的主題區域。

有一種常見的技巧,就是將主題與強烈彎曲的線條相互結合。例如河流的蜿蜒形狀、土壤中的裂縫、甚至波浪形狀的極光。可與主體相互結合成一股和諧的影像。與輕柔的曲線相比,人們往往會花更多時間欣賞更為強烈的曲線。

【技巧5】考慮使用長焦鏡

請記住「少即是多」這樣原則。使用長焦鏡可迫使你選擇景觀中的某一部分。對於習慣使用廣角鏡拍攝的攝影師而言,這樣的轉變可能會非常困難,所以需要花一點時間好好的訓練。抵達拍照現場後,先靜靜的坐下來,試著讓自己的眼睛停留在某一點。只需要靜下心看著,不需要費心思考構圖。看看景色中有沒有什麼顏色?什麼形狀?什麼地景? 開始慢慢跟你對話,如果沒有的話,代表需要繼續靜心觀察下去。

長焦訓練也可以在家裡來進行,你可以流覽你曾經拍過的照片,並且透過想像的方式裁切這些影像,試著尋找出這些照片中最重要的部分。長焦鏡頭是訓練你構圖的最好的工具,但就如同攝影中的一切種種一樣,任何新的技術都需要來花時間適應。

 

來源出處